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智库研究 智库专家 通知公告 成果展示 道德故事 学会概况 专题活动 党建工作 会员服务 制度建设 政策法规 文化交流 文学艺术

欧建雍:加强广西农村道德建设,焕发新时代乡风文明

发布日期:2021-09-28 浏览量:2443 

   

 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谋划乡村发展的宏伟蓝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实现乡风文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通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才会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一、新时代农村道德建设的科学内涵

 

(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概念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指的是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等手段引导在农村生活的各个群体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育和完善,自觉践行传统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社会规范,树立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从而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乡风文明和生态和谐提供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道德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旨归,尤其是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二)新时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特征和任务

 

  不同的时期,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新的阶段发展目标,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必然形成一些新特征。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无疑是理解新时代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准点,也是发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新问题,探讨其新思路、新方法的战略思想。根据这一判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所面临的形势和课题,需要承担的主要任务:一是着力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把筑牢理想信念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农村、入农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信赖核心、拥戴核心;二是着力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注重挖掘农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让道德是非标准更加鲜明,让道德评价评判更加有力,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三是着力提升农民法治意识和科学素质。大力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对新修订《宪法》的宣传教育,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大力普及农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常用法律法规,引导农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

 

二、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对促进乡风文明的作用

 

(一)新时代乡风文明的含义

 

  新时代的乡风文明,是让农民生活有意义的基础。它体现为农民在村庄良性的社会竞争中,获得体面的生活价值与人生意义。乡风文明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具有了全新的内涵。新时代的乡风文明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我们不仅要传承优秀的家风、村风,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体现“五位一体”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新内容。新时代的乡风文明要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不仅要体现传统民俗、风俗等乡村文化,也要让农民在村庄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同时新时代的乡风文明要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二)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对乡村振兴中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乡村发生着重要影响,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首先乡风文明与乡村产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其次,乡风文明是实现生态宜居的重要条件;再次是文明乡风与乡村治理的关系密切,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建设文明乡风的过程。

 

(三)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对促进乡风文明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时指出: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农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是促进乡风文明的基本保证。

 

三、当前广西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

 

  长期以来,广西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村道德建设在一些地方有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广西农村道德建设呈现新气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传统美德文化基础。近年来,广西多举措把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农村道德建设呈现新气象。

 

   1、广西农村道德建设文化基础深厚

 

  广西,地处华南沿海,多民族聚居地区,是我国南疆最具民族风情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悠久的历史与多民族杂糅居住的社会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美德文化。而这种在社会发展中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廊中的独特一角。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都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2、广西农村道德建设出现新风尚

 

  近年来,广西出台各项政策,多举措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灵魂来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目前,全区共有全国文明村51个,文明乡镇28个;自治区文明村655个,文明乡镇241个;市级文明村897个,文明乡镇260个;县(区、市)级文明村2561个,文明乡镇169个;评选出“星级文明户”9.58万户,其中市级4144户、县(区、市)级2.19万户、乡镇级6.97万户,营造了“家家争星创星,户户认星护星”的良好氛围,农村道德建设出现了新的风尚。         

 

    (二)广西农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农民思想活动出现了独立性、多变性、可选择性。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农民在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广西农村道德建设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及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西传统美德文化基础面临衰落

 

  一是乡村青年大量加入到了城市的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承载乡村传统美德文化的主要为老年人群体,致使传统文化遭遇了相当程度的断裂,空心村和留守村现象严重;二是一些地方传统道德丢失。部分地方村民的道德素养丢失,特别在尊老爱幼、诚信意识、环境卫生意识上特别突出;三是缺乏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文化的平台和机制。

 

   2、部分农民理想信念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农民的道德思想教育缺乏,思想混乱,信仰缺失,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冲击。农村普遍存在小富即安思想,“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三部曲就是修房子、娶妻子、生儿子,仓里有粮心中就不慌,有肉吃、有酒喝、有点闲钱打麻将,生活就小康了。除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事情,其余的概不关心。

 

3、部分乡村文化阵地流于形式

 

  广西乡村两级农村文化建设虽然相对过去有很大提高,但相对于发达地区或经济建设等其他方面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投入较少。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是“软任务”,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文化工作者素质不高,乡村仅有的文化活动室、阅览室等,也是设施简陋,图书以报刊杂志、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为主,涉及道德教育方面的读物非常少见。农民在农闲时节无所事事,看电视,喝酒、赌博、聊天成为农民普遍的消遣娱乐方式。

 

4、教育相对落后造成农民素质较低

 

  广西农村地区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低,普及现代文明和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难度更大,整体素质与当今时代发展对公民素质要求相差甚远,有些的农民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故土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更低,陈腐观念难消除,特别是赌博和封建迷信现象比较突出,“脏、乱、差、臭”现象比较严重,集体观念弱化,法制观念淡薄,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广西道德建设的难点之一。

 

  5、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遇到新问题

 

广西农村大多是少数民族居民群居,各个村落间的少数民族种类不同,这使得在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要为每个村落设计独特的个性化的建设方案,给建设者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几年来,广西通过移民的方式解决扶贫问题,这些移民需要融入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市场经济趋利性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强烈的冲击下,传统道德文化发挥的效用相当脆弱,村民保存传承自己村落传统文化遇到新问题。

 

四、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加强广西农村道德建设

 

  国外一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发展情况,对加强农村道德建设进行有效地开展,我国有些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有效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它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广西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国际经验

 

  1、韩国经验。韩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在农村推行“新村运动”,政府倡导道德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大了在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经济投入,新农村道德建设成为国际范例。

 

  2、朝鲜经验。朝鲜老人节是朝鲜乡村盛大道德节日。每年8月15这一天,6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红花,接受人们的祝福。朝鲜通过定期举办这种弘扬传承传统美德文化的节庆活动,实现加强乡村道德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3、印度经验。印度境内到处是无数历史纪念碑,保存有数说不完的名胜古迹。这些历史古迹成为印度记载和传承美德文化遗产,印度政府通过严格保护好乡村各类文物古迹,让人们观赏古迹学习印度文明,学习古迹文化成为印度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经验

 

  1、贵州经验。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贵州省委以家风促民风转社风,在全省开展了“好家风”宣传活动来加强农村道德建设,通过传承文明家风,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农村道德建设成为全国典范。

 

  2、云南经验。云南省通过在乡村建设道德文化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以基地的示范作用引领全省农村道德建设,乡村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和保护,传统美德教育实践在农村得到广泛开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乡村落地深根。

 

五、加强广西农村道德建设,促进乡文明的建议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促进乡文明,首先是顶层设计、党建领航,然后再从保护、弘扬传承传统道德、加强农民教育、价值引领、社会治理等方面入手寻找有效路径。

 

(一)实施“党建+农村道德建设”工作模式

 

  广西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关键在党,党的核心领导和引领作用是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基本保证。广西党委、政府要转变观念,进行顶层设计调整,调整基层重点工作任务,把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列入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党建+农村道德建设”工作新模式,以此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用党和政府公务员的自律与诚信引领群众价值观念、用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思想。

 

(二)筑巢引凤,实施“大雁归巢”人流回笼工程

 

   伟大事业,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乡风要文明,“人”是核心,乡村无人谈不上建设,这就需要改变现实中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更多“大雁归巢”回到家乡兴业,带动乡村产业、人气旺盛,提升乡村精气神。党委、政府要采取超常规举措,大力推行“筑巢引凤”政策,加强各种环境建设,投资建设项目倾向农村,全面落实优质政务服务,优化服务质量和办事效能。为“大雁归巢”开通绿色通道和提供安家筑巢的优势条件。

 

(三)合理资源配置,加强培育“新农人”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关键是农民。当前广西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制约了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广西少数民族的群众80%以上农民居住分散,这使得社会风气复杂化。因此,一方面只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统一配置有效资源;另一方面培育素质较高、懂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农人”,才能解决乡村道德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资源配置政策时,投资取向上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把加强加强培育“新农人”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内容,并将教育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四)开展“八桂好家风”家庭传统美德主题活动

 

  “家风相联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好家风”就是好文化,让家风与文明相伴,传承不息。通过开展八桂好家风”家庭传统美德主题活动,对传承好家风的家庭、夫妻、子女等授予“最美家庭”、“十佳贤妻”、“十佳孝女”、“十佳慈母”等荣誉称号,然后通过道德讲坛、讲座、文艺表演、表彰会议等形式,以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的传统道德典型感染、教育、带动身边人的方式,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个好家风的传统美德。

 

(五)建设“道德建设示范村”教育基地

 

  建设“道德建设示范村村”教育基地,目的是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推动乡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结合当前广西开展的争创“星级文明户”、“创建文明村镇”、“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择具有特色的道德建设工作典型村建设“道德建设示范村”教育基地,在乡村推行“善行八桂”等道德建设主题活动,创造并积淀一整套独具特色而又系统完备的乡村道德教育体系,借鉴和复制到广西山间的各个乡村。

 

(六)开展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激活乡村文化动力

 

  当前,广西乡村传统美德文化出现衰落,主要是培育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土壤”的退化。因此,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主导、政府引导推动为辅的“传统道德文化节庆”模式。将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同现代文明有机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节庆,激活乡村文化动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搭设展示、发展的平台,为其创设适宜的“土壤”。 

 

(七)加强宣传,让道德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

 

  要加强农村道德建设,需要加大对农村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让道德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传媒大力宣传;另一方面要树立典型,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利用道德讲堂及文化下乡活动等,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教育人、感化人、引导人,带动人,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将文明乡风的种子播进百姓的心田。

 

 (八)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乡道德建设的一体化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在加强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流动人员增多,城镇化进程加快,现行户籍制度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消除附加于户籍上的各种义务、权益和福利,使得户籍与其它正当公民利益相脱离,消除人们对农村户籍的歧视,拓宽人口流动的渠道,实现文明意识相互渗透,达到思想教育均衡发展。

 

 (九)加强信息监测,协调农村道德建设的帮扶作用

 

  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建设农村道德建设信息监测体系,实时动态地掌握农村道德文化建设情况,并以其为依据,有效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对农村道德文化方面的帮扶。让政府,特别是各种社会组织,在这方面上有大的作为。最终实现乡土道德文化建设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十)推行"互联网+道德建设",建设乡风文明网上家园

 

  “互联网+道德建设”是积极创设农村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平台、新空间的重要举措。运用“互联网+”思维传播正能量,一是要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创新有内容层次的网络文化和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引导不同群体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二是要打造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不断丰富新闻网站、主流网站的访谈、直播等音视频形式,加强嘉宾访谈和网上直播,逐步形成网上舆论主导核心;通过“文化大讲坛”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我国网民的文明素养;广泛运用论坛、网评、博文等大批网络互动模式,用“网言网语”说“网事网情”,与网民共同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和网民关注话题,充分发挥网上舆论引导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用,引领网上精神文明建设。三是要构建网民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要积极关注网民新的需求,积极利用各种网络新技术,不断推出新的网络应用,加强内容建设,不断推出网络文化新产品,培育新的业态,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认真落实“文明上网、文明办网”自律公约,广泛采纳网民建议,在引入社会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广泛开展网络道德评议,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为网民提供一个健康、清新的网络精神家园


文章来源:本网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加快社会组织智库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