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智库研究 智库专家 通知公告 成果展示 道德故事 学会概况 专题活动 党建工作 会员服务 制度建设 政策法规 文化交流 文学艺术

当前农村思想道德情况调查

发布日期:2021-09-30 浏览量:236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思想道德领域发生深刻变化,慈孝、勤劳、善良、节俭等传统美德得到弘扬,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得到弘扬。为了分析研究当前农村思想道德状况和存在问题,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在浙江11个地市随机抽取8个行政村,共发放调查问卷586份,回收有效问卷520份,对接受调查的520名(户)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在520名被调查人员中,男性有 270 名,女性有 250 名。年龄情况,15岁到34岁有158人,占比30.4%;35岁到49岁有181人,占比34.8%;50岁到64岁有111人,占比21.3%;65岁以上有70人,占比13.5%。文化程度情况,小学及以下程度的有130人,占比25%;初中程度的有171人,占比32.9%;高中程度的有88人,占比16.9%;大学及以上程度的有131,占比25.2%。

当前农村思想道德状况问卷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表

关于农村思想道德情况有两张调查表格,分别是“当前农村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近年来农村思想道德状况的变化情况”。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受访者认为当前农村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法律观念淡化、理想信念淡化、社会主义思想淡化、封建思想影响、村里党建工作薄弱、西方文化网络文化影响,选择这些问题的受访者比例分别是17.2%、14.9%、13.7%、11.4%、10.6%、8.4%。选择其它问题的受访者比例都在7%以下。

(二)当前农村思想道德状况分析

1.主流思想文化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思想弱化、理想信念淡化等问题仍较突出。

问题1:你认为是否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520名受访者中,选择“非常需要”占比36.7% ,选择“需要”占比43.6%,选择“可有可无”占比14.8%,选择“不需要”占比4.9% 。 在接受入户访谈时,大部分受访者都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我党我国的指导地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高度认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工作,这些都表明农民群众对主流思想文化是认可、拥护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也有部分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思想弱化、理想信念淡化,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收获不讲付出。

微信截图_20190412170927

表一内容表明,关于农村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17.2%的受访者选择“法制观念淡化”,有13.7%的受访者选择“社会主义思想弱化”,有14.9%的受访者选择“理想信念淡化”,有11.4%的受访者选择“封建思想影响”,这四项都是主流思想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在十个选项中是百分比最高的。

表二内容表明,关于“青少年不参加生产劳动,沉迷网络和游戏”,只有52.1%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村民沉迷于民间迷信和烧香拜佛”,只有51.2%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以上两项百分比最低,意味着社会评价最差、实际情况最突出。

调查情况表明,受访者认为农村思想道德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理想信念问题,一部分社会成员不认同主流思想文化,不关心社会前途,不关心集体利益,沉迷于封建迷信和网络游戏,影响了思想舆论和社会风气。这种情况与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不协调,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违背。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西方思想文化和自私自利思想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接受入户访谈时,大部分受访者都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比如集中力量办大事、公共利益至上、为人民服务、互助合作等等。同时,由于西方思想文化和自私自利思想的影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受到冲击,存在贪图享受、及时行乐、超前消费、奢侈浪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现象。一些人奉行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把利益最大化原则运用于思想道德领域,带来金钱至上、急功近利、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等不良现象和影响。

表一内容表明,关于农村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8.4%的受访者选择“西方思想文化和自私自利思想的影响”。表二内容表明,关于“自私自利、损公肥私”,有71.2%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不讲诚信,不按合同办事,欠债不还等”,有70.4%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以上二项百分比较高,表明近年来情况有了很大好转。关于“为了钱可以不顾道德和法律,有钱就有面子有社会地位”,有58.7%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攀比思想严重,比彩礼、比红包、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有58.7%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以上二项百分比较低,表明近年来情况没有明显好转。

调查情况表明,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逐渐深入人心,自私自利、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现象逐渐减少,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但是,金钱至上、奢侈消费等现象在一些人身上突出存在。

3.随着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社会道德状况不断好转,但是仍然存在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家庭道德弱化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社会阶层、社会矛盾日益分化,对农村社会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不和谐现象,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勤俭节约、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经受挑战。由于家庭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成员长期分居,给正常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表一内容表明,关于农村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6.8%的受访者选择“社会公德弱化”,有6.6%的受访者选择“传统美德弱化”,有6.9%的受访者选择“家庭道德淡化”,这三项都是公民道德内容,在十个选项中是百分比较低的。

表二

表二

表二内容表明,关于“环境卫生较差”,有82.3%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这是百分比最高的一项,表明浙江省近年来开展的“五水共治”取得重大成果。关于“养老尊老敬老”,有77.1%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家庭暴力”,有74.6%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社会治安”,有74.4%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重男轻女”,有71.9%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权益保护”,有67.3%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以上五项百分比较高,表明近年来情况有了很大好转。关于赌博,有55.4%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夫妻离婚、婚外情”,有54.6%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以上二项百分比较低,表明近年来情况没有好转,赌博和夫妻关系不和是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查情况表明,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风气不断好转,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但是仍然存在思想道德弱化现象。近年来,浙江省针对突出社会问题采取了“五水共治”“留守儿童俱乐部”“基层网格化管理”“农民工安居工程”“居家养老服务”“建立社区干预家庭暴力机制”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大为好转,社会治安明显改善,农村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4.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大加强,但是部分乡镇党建工作仍然薄弱。

表一内容表明,关于农村思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10.6%的受访者选择“村里党建工作薄弱,从严治党抓得不实”。表二内容表明,关于“村干部办事不公道”,有69.6%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关于“村干部腐败”,有63.1%的受访者认为情况变好。可见,尽管各地对基层党建抓得很紧,基层党建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村干部存在办事不公、腐败等问题。

对当前农村思想道德状况的总体评价

关于当前农村思想道德状况,问卷还有三个个问题,分别是:

问题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的态度是?

在520名受访者中,选择“知道具体内容,愿意遵守”占比35.5% ,选择“知道部分内容,愿意遵守”占比34.3%,选择“不清楚内容,愿意遵守”占比21.6%,选择“不清楚内容,无所谓遵守与否”占比8.6% 。总体来看,愿意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占91.4% ,知道部分内容的占69.8% 。

问题3:对于政府在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方面的做法,你是否满意呢?

在520名受访者中,选择“非常满意”占比32.9% ,选择“较满意”占比34.0%,选择“基本满意”占比25.6%,选择“不满意” 占比7.5% 。总体来看,给予肯定评价的占89.5% ,给予“较满意”以上的占66.9% 。

问题4:你对自己所处农村的思想道德状况满意吗?

在520名受访者中,选择“非常满意”占比23.0% ,选择“较满意”占比43.2%,选择“基本满意”占比25.6%,选择“不满意” 占比8.2% 。总体来看,给予肯定的占91.8% ,给予“较满意”以上的占66.2% 。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各地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深化群众性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日常性思想教育引导,慈孝、勤劳、善良、节俭等传统美德得到弘扬,社会思想道德素质逐步提升,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得到弘扬,巩固和发展了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主流。与此同时,当前农村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人身上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存在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损人利己、见利忘义、造假欺诈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和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和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

深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道德、作奉献的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衢州学院)

文章来源:本网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曾仕强:道德就是“行道有所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