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建雍: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成因与对策
发布日期:2022-03-18 浏览量:3191
摘要: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本文所指的职业道德是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青年的职业道德不容乐观,表现为职业信仰、职业责任、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缺失。本文作者以45岁以下的职业青年为分析对象,通过具体事实案例分析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基本对策。并通过分析研究出解决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问题是正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年职业道德缺失 成因 对策 价值观教育
目前,我国青年的职业道德不容乐观,表现为职业信仰、职业责任、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缺失,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和职业个人的价值取向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青年职业道德缺失问题,最重要还是从价值观着手,树立青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之痛
最近十年,青年员工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员工职业道德逐步丧失:现在的员工缺少吃苦精神,缺少奉献精神,用人单位提出的正当要求都被当成交易,动不动就谈条件、斤斤计较,只会索取不愿付出;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伦理观念、服从意识,互助精神、正义感等等意识都明显淡薄。从导游辱骂游客、层出不穷的假新闻案例、幼儿教师辱打小孩等事件就可见一般。
1、职业信仰缺失
职业使命的内在动力、职业良知实现的保证以及职业情感的投入,在于坚定的职业信仰.目前,我国许多人逐渐丧失了职业信仰,频繁换工、岗位技术经验不愿传承、服务质量落后等问题不断出现.笔者曾经对一个平均年龄31岁的中小企业3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85%以上的人员的工作目标是努力挣钱买房买车,只有少数人员是根据爱好、责任制定目标。2016年5月18日,据重庆媒体报道,重庆两名旅客上个月报了昆明、大理、丽江双飞六日游的一个旅行团,团费只有380多元钱。旅行社方面称,这380元的旅行团团费,不仅包括了机票,还有在云南的吃住行等费用。令两名旅客没想到的是,他们在旅途中的被导游强制消费超过了10000元,不仅如此,整个旅团还被导游谩骂“没良心”。这就是唯利是图导游职业目标所致。
2、职业责任缺乏
职业责任感是人们身在社会,身在职场的职业操守和高贵的品质灵魂!可如今的青年职业责任感,十分让人忧虑。责任感不强的建筑者会让房屋坍塌;责任感不强的医生会谋杀生命;责任感不强的警察不仅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而且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责任感不强的财务人员,在汇款直疏忽大意写错一个帐号,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等等。近日南京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居然让幼儿“比武”!说是为了发泄男孩子旺盛的精力,结果造成多名孩子身上淤青,一名孩子颈椎半脱位。这样的职业责任不能不让人心痛。
3、职业操守败坏
当前,一些青年职业操守普遍趋向败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全国12575名公众进行调查,哪些职业失去操守的现象最严重,调查中公众给出的排序依次为:医生、公安干警、教师、法律工作者、公务员、新闻工作者、会计师、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四川成都一患者因感到身体不适自行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医。进医院就被大量输液误诊误治致患者病情加重,医生们对命悬一线的病人互相推诿扯皮拒绝抢救整整三天时间把人给活活憋死了! 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门”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各界及广大热心网友的关心与关注。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起由于医生医德沦丧毫无职业操守极度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于非命的恶性事件!
二、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
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自身心理和职业修养等问题,客观因素来自社会环境、职业道德制度体系、用人机构管理制度和价值取向等问题。
1、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观因素
当今打部分青年社会阅历有限,特别是80后出身的青年,大部分是独身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很强,从社会心理学来看,个人心理状态很不稳定。一方面心理经常呈现出摇摆和冲突状态,这种冲突具有鲜明的双重性和矛盾性,勇于竞争与利己主义并存,奉献与索取并存,效率意识与拜金主义并存等。青年职工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辩证关系,就容易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悲观失望、彷徨无助,自我感觉遭受人生挫败、一蹶不振,放弃乃至扭曲既有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导致职业道德缺失。另一方面成家立业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青年时期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生最为忙碌也最为艰苦的时期。恋爱、结婚、生儿育女、购置房屋,等等。大量的物质需求与有限的工资待遇,使得青年职工时刻处于无奈的复杂心情和摇摆不定的道德观念中。家庭条件好的青年,在衣食无忧,享有父母给予充分乃至富余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工作积极性方面明显不足,心理素质差。家庭条件差的青年,由于大量的物质需求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遭遇挫折容易失去信心,对工作感到无奈一蹶不振。
2、当代青年职业道德缺失的客观因素
影响青年职业道德缺失的客观因素主义有两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因素;二是用人机构的管理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受社会风气、就业政策、教育体系的影响。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认可,在社会价值取向中,逐步出现了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实惠轻道义等一系列社会风气。致使青年在职业工作中经常出现唯利是图、以权谋私等等职业道德沦丧现象。另一方面,改革30年,因为一味强调以经济为中心,一个青年的教育成长过程,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缺乏应有的德育教育,被更多的功利性教育取而代之,在这一代青年的潜意识中缺乏职业道德的种子,根本上丧失了职业道德的培养和生根发芽。再就是国家就业政策也从某种角度影响职业道德的缺失,自从国家取消包分配工作以来,新一代青年开始走向自主职业道路,职业选择十分自由,青年在谋职道路上存在一山望一山高,遇到挫折或者遇到一些小问题就想换工作换岗位缺乏职业稳定性和职业信念追求,特别是80和90后的职业青年,有时甚至出现一年换几个工作的现象,缺乏应有的职业规划和追求目标,导致职业信仰和职业责任的缺失。
青年职业道德缺失的另外一个客观因素是和用人机构管理有关。客观来说,多年来,无论是国家机构还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对青年职工的素质、技能培训比较重视,但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则远远不够,更没有建立与之相关的长效机制。以一企业《员工绩效评价表》为例,任务绩效占70%,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态度绩效占30%。在态度绩效中,包括了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工作纪律和敬业精神六个子项。每个子项5分、分为“优、良、中、可、差”五等,并且没有可以具体量化的扣分指标,全凭考核者的主观判断。由此可见,这样的职业道德考核其实没有多少可操作性,更谈不上对青年职工职业规划的激励和鞭策作用。由于职业道德精神教育的缺位,导致青年职工职业通道的堵塞,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而职业通道不畅则让他们难以心安、做事敷衍,没有持之以恒的职业规划,总期望找到更好的工作施展才能,时刻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怎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加强当代青年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杂件下,加强青年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从道德思想教育上、行为规范建立上、道德观念形成上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培育与践行合一,可操作性强,更易于转化为青年群体的实际行动,体现出现代职业道德的意义。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的主体性道德规范,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居于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倡导当代青年人要有良好的德性和德行,德性是心灵之素,德行是行为之方,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仰。所以,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内化于心,让青年拥有积极乐观健康的“精气神”,来强化青年职业道德的外化于行,从而体现出职业行为的“最真、最善、最美”。
2、加强青年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具体表现在幸福观、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恋爱观等方面,它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在广大青年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学习,对于进一步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需要政府支持,社会共抓共管,个人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贯穿到青年职业生涯中的每个环节,让他们在人生的实践中,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在职业生涯中端正自己的职业道德。
3、构建和谐的道德文化建设体系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其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思想等均和所服务的系统机构管理文化有关,良好的文化建设激人人奋进,促人向上,消极的文化使人堕落,让人灭亡。所以构建和谐的道德文化建设体系,对形成美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要构建和谐的道德文化建设体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青年职业道德培养制度,完善职业道德制度体系。职业道德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国家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私人个体企业都应该建立职业道德培训制度,实现青年职业道德培训制度化、常态化。一是加强青年职工岗前和在岗培训期间的职业道德方面教育,促使青年职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掌握职业道德规范;二是树立职业道德典范,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示范效应。发掘、组织一批有深厚技术功底,并且具备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职业道德典范,以他们对理想的追求、人格魅力和对工作的真挚感情感染青年,再通过他们言传身教先进理念、管理方法。三是加强对青年民族优秀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教育,使他们的心理素质达到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四是完善青年职工职业道德考核、评价、竞争和淘汰机制。
二、建立以“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和谐道德文化管理体系。“仁、义、礼、信、”等道德文化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围绕这一道德文化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对构建青年职业道德体系至为重要。一是以人为本,凝聚人心,提升青年职业道德“精气神”。 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通过激发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二是建立统筹规划,求真务实,彰显特色职业道德建设氛围。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凭空想象一蹴而就,而是要求真务实,树立“打持久战”的理念。同时需要突出鲜明个性,根据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实践情况,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培育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职业道德建设文化。
4、构建宽阔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体系
建立宽阔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是凝聚人心,稳住人心的重要举措,职业发展通道不畅会导致职业道德缺失。因此,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构建宽阔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体系尤为重要。一是营造“人尽其才”工作氛围。针对青年的心理特点,要强调“人人皆是人才,人人都堪大用”,满足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形成人尽其才的氛围,建立“才尽其用”的机制;二是建立人才培养制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对青年的培养与使用。一方面注重发挥青年人才的作用,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青年人才在重点工程和重点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大胆提拔和选用优秀青年人才;三是倡导公正公平的分配机制。通过完善考核细则,公平、公正的体现工作业绩,理顺青年职工职业发展通道,给每位员工合理的调薪、晋职的空间。同时以科学的业绩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和评价人才的主要标准,为各种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四是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青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基本生存发展得不到满足,那么不可能在精神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青年道德建设中,应服从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密切关注青年基本物质利益需求,以人文关怀为指导,构建物质利益保障体系。与中央号召的“让改革红利惠及民众”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只有这样,青年才会感觉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自己做出的每一份贡献才有价值,才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才能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作者系广西社会道德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优秀社科专家)
上一篇 : 全方位无死角 诚信中国指日可待
下一篇:欧建雍: 优秀企业家的共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