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智库研究 智库专家 通知公告 成果展示 道德故事 学会概况 专题活动 党建工作 会员服务 制度建设 政策法规 文化交流 文学艺术

“哥哥,我永远不会让你成为孤魂野鬼”

发布日期:2025-04-01 浏览量:2032 

                                      静思

    又逢清明祭扫时,我在为家中几位先人准备扫墓祭祀的供品中,有一份更为丰厚,那是我特地为已逝的哥哥准备的。哥哥对我的恩德,在我心中的份量有时比父母还要重。

    虽然还有几天才返乡祭扫,可我的思绪,却早已飞到老家山坡上那座哥哥的坟茔。哥哥留给我那刻骨铭心的往事,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晚上还在梦中出现。

    那是三十八年前的冬天,父母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只剩下哥哥和我俩人,那时的天空仿佛瞬间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往后的路瞬间变得黑暗无比。哥哥年仅15岁,初三尚未毕业,但为了我的前程,他毅然辍学,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父母亲刚刚卸下的破碎家庭重担。

    我记得哥哥离开校园时一步三回的眼神,那是对知识殿堂的眷恋与不舍,却又不得不为了我而放弃。比我大3岁的他,从此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艰辛之路,由于文化低,找不到适合工种,只好到建筑工地干苦力重活。每当收到他从远方寄来的家书,我看出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我的思念与牵挂;每当收到他从远方寄来虽不多却十分珍贵的生活费用,我深知每一分钱都渗透了他的汗水和心血,此时此刻,我禁不住失声痛哭。

    寒来暑往,我在哥哥的涓涓付出中拼命读书,终于一路读到大学毕业,并在城里有了安稳的工作,也很快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日子逐渐脱离了艰难的家境。哥哥见我已经能多独立,便放心返回老家,辛勤耕种那两亩承包责任田地。

    这时我回家探望哥哥。看着哥哥近30岁还未娶亲,更是无儿无女,且因在建筑工地被苦力重活压了十多年,身不重负而积劳成疾,但仍在地里艰难劳作。我和妻子心急如焚,便商定,不能再让哥哥下地干活了,要先治好他的病,一切费用由我们承担;待病愈之后,一定帮他寻得良人,成个家过上安稳的生活。有了这个打算,我仿佛看到了不久的未来,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充满了幸福、温暖而美好的色彩。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还没等我们的“报恩”计划进入实施,哥哥就突然与世长辞。那一刻,我的世界崩塌了。那天晚上下着雷雨,我站在为他做“超度”仪式的现场,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变得无比茫然而淒凉。看着他安静地躺在那里,我满心都是悔恨与楚痛。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的他,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从未放弃,而如今我过上了好日子,他却一声不响地离我而去,我连报答他的机会都没有了。想到这里,我痛苦万分恳求道公,在法事过程中要多些颂杨哥哥舍己为我的桩桩善业,多些诉说我对哥哥满怀感激的话语,多些朗诵那饱含着我忏悔未能“报兄恩”的经文。为的是让阴界“三府神明”,公正的肯定哥哥生前所积下的丰厚“善业”,以便管好各路“神使鬼差”,在哥哥通过那神秘莫测的“六度轮回”途中,不要让它们随意设障为难,好让哥哥能够顺利投胎到一个富裕且善良的人家得以重生,在来世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不再遭受前世的那些苦难。

    后来,我又从一些《道教》的“经书”和释文上得知,人离世之后,若家中无后人经常供祭,便会成为没有固定的栖息之所、只能在世间四处飘荡、受尽万难凄苦的“孤魂野鬼”。想起哥哥生前为我付出了一切,而我却未能在他有生之年,好好地报答他的恩情,回馈他的深情。如今他己去了阴间,我决不能让他成为“孤魂野鬼”。于是,我按照《道教》经书所引,将哥哥的名字,郑重地刻到我家先人的供牌上,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是清明还是各个风俗节日,我都始终如一地供祭他的“魂灵”。我要用我的“知恩图报”之情和当地传统习俗,弥补曾经对哥哥的亏欠,祈愿哥哥在另一个世界里,不再孤单,不再漂泊。

    我知道,这或许只是一种心理寄托,但我愿意相信,哥哥能感受到我的诚挚心意,能知道我对他的思念从未停止。“哥哥,请你放心,我永远不让你成为孤魂野鬼,愿你在那边跟别人一样过得安然。”清明那天给他上坟之时,我将再一次向他重复这个坚定不移的誓言。

D3AEFF9FAEB0B2580E3633CDD83EA5C2.png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文艺人员“德艺”的真谛:传递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