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道德底线的深度剖析
发布日期:2021-12-08 浏览量:2733
何为底线?底线即做人最低界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为道德底线;法律法规规定不可逾越的为法律底线;企业在各个行业中约定遵循的叫行业底线……
坚守底线,源自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文天祥兵败被俘选择了坚守心中的忠诚底线,最终以身殉国,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子罕不受玉,坚守了为官的清廉底线;苏武被匈奴扣留,同样也守着坚贞不屈的爱国底线。
那么,中国的传统道德如何呢?国人的道德底线现状又如何呢?
一、道德和底线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国人所遵循的道德观至今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绝大部分的国人所信奉的还是传统道德,如果他有道德的话。
所谓底线,就是做坏事的底线。同样是做坏事,有的人自认为是极其不道德的,突破了道德底线;但有的人仍然认为自己这样做虽然不太好,但还是合乎某种道德的,是为了道德的目的而不得不做,因而可以用道德来辩护的,甚至自认为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
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底线或道德底线,但也不排除某些渣人丝毫没有自己的做人底线,这种人完全是怎么享乐怎么让自己爽,就怎么来。
关于道德底线,需要立一个标准,为何呢?
因为好事不用说,大家都公认是道德的,是对的,值得提倡的,至少肯定不是不道德的;但在坏事上,有人认为是不应该的,但有人却认为就应该这样做,或者认为这样做也是允许的,不能算不道德。所以,必须要确立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标准。
二、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的表述)
五常:仁、义、礼、智、信。(儒家的传统理解)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表述)
有人把五伦和五常对应起来,把父子有亲等于仁,夫妇有别和长幼有序都归于礼,加上君臣之义和朋友之信,单剩下一个“智”无法对应,似乎是多余的,于是就把五常的“智”划到五伦之外。其实这里的智不应该理解为知识和智力,而应该理解为“良知”,即孟子所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也是后来张载所讲的不同于“闻见小知”的“德性之知”、“天德良知”,是任何一个常人都具备的,哪怕他没有什么知识,但一定要有良心。
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除了以上三个大框架,还有一个六纪。所谓“六纪”,指“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进一步解释:“谓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其实跟上面讲的大同小异,只是更强调了族群的社会关系。
在皇帝消失的20世纪,君为臣纲和君臣有义的制度设计消失了,现代国家大都是议会民主制和人民代表共和制。然而,君臣之间的道德规范在官场中并没有消失,它体现于政治生活的上下级关系之中,且由于官僚人数的扩大,反而比往日更为通行了。而在政治和官场之外,百姓们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就是五伦中的其他四伦,即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上层是一个纵坐标(政治生活),下层是一个横坐标(日常生活),一纵一横,统领着中国人的道德座标,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三、中国传统道德的等级或次序
在三纲、五常、五伦和六纪中,这几个方面的道德的排列方式基本上是固定的,是不可打乱的。
从三纲看,君臣关系理所当然是第一位,其次才是父子和夫妇,这是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但要论日常生活的道德,首先排在第一的是父子关系,这个是不能动的,就连君臣关系也是类比于父子关系而成立的,所以孟子讲五伦,先讲“父子有亲”,再讲“君臣有义”。这个次序不能乱。
接下来是夫妻关系,这个不是很重要,古人只是讲夫妇“有别”,即家庭内部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与道德其实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真正说来,五伦其实是两伦,即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孝悌”。当然孝也包括母子关系,但由于“夫妇有别”,夫为妻纲,古代的妻子在家没有什么地位,对母亲的孝敬是看在父亲的份上。所以女性的道德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服从家里的男性。
可见,中国人道德中最重要的是孝,其次是悌。而悌也是从孝派生出来的。我们通常把“父兄”和“子弟”连称,说明悌本身就是孝的一种体现。由悌再推广到朋友,相当于兄弟关系。再扩展开来,就是《论语》中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但需要注意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并不等于人人平等,因为兄和弟几乎相当于父和子,是不能平等的。兄在前,有优先,弟在后,要从属于兄。如果平等,那就成了墨子的“兼爱”,孟子是极力反对人人平等的兼爱关系的。
四、中国传统道德的缺陷
中国人的道德基础是建立在家庭血缘关系之上的,它可以扩展到朋友或师生关系上,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很难扩展到陌生人身上,更不用说扩展到敌人身上了。除非他们先已经有一个过程,变成自己的熟人,所谓“一回生,二回熟”,或者“不打不相识”,成了朋友。缺乏这一过程,是不可能是个人就给你“兼爱”的。
孟子以为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广到“天下”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只要你看见了,就会起恻隐之心,其实不然。一年365天,你能够天天访贫问苦吗?你能做到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每个人都毫无分别的平等、爱心对待吗?
无论是三纲、五常,还是六纪,里面适用的都是熟人关系,就是君臣(在今天相当于上下级)、父子、夫妇、兄弟、族人、朋友等等,根本没有陌生人的位置。对于陌生人和邻人,中国道德是完全缺位的。对此,西方的基督教给我们提出了警示,《圣经》中有过这样的教导——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对于陌生人,我们中国人一般不知道如何遵守道德规范,如何用基本的道德伦理与之交往,我们把陌生人往往称作“路人”。如果我们在外面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人需要帮助,他既不是我的亲戚也不是我的朋友,我该如何对待他呢?我当然也可以大发善心,凭恻隐之心或一时心血来潮,潜意识的把他当作我的朋友,但这不危险吗?万一对方是个小人甚至坏人,我帮助了他,他却恩将仇报,反咬一口,该怎么办?
这样的例子今天在中国经常发生,几乎已成惯例。所以说,老人倒地了,不是说不想扶,不是说没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对待陌生人,因为不了解,不认识,所以恐惧或担忧,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如果这位老人是你的亲人或朋友,那不扶这种情况是几乎不会发生的。
另一方面,不帮助陌生人对于国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道德上的内疚,因为我没有义务帮呀。中国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似乎他感觉中完全不必遵守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唯利是图,就像置身于一个动物世界中,反正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当然是指熟人。没有熟人的监督和道德规范,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自由不是自由,而是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
本来都是循规蹈矩的人,乡下人进了城,或者中国人到了国外,都有可能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而不觉得丢脸,只要不被同乡、熟人或本国人知道。现在中国人的道德滑坡,最主要的就是家庭血缘的熟人关系遭到严重的解构,人们离乡离土,进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于是产生了许多在旁观者看来是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其实当事人自己并不认为是突破道德底线的,因为他做事的环境已不在传统道德底线的适用范围之内,如果有可能回到原来的环境(带有族群道德监督的社会环境),他仍然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结语——
对于当今的你我,我们已经无法把传统家庭血缘关系的这一套道德传统运用于我们今天日益陌生化了的现代日常生活中,相反,这套道德传统成了我们身上残留的一种可以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的“弱点”,谁要用错了地方谁就有可能会倒霉,会被大肆批判。
那些已经习惯了没有道德底线的人,甚至在异地或国外专拿同乡和本国人开刀,做缺德的事,这些人正是他们“杀熟”的靶子,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变了,熟人也变成了生人。于是乎,天下人都成了陌生人,无论你是谁,在网络上都可能会成为任意宰割的非人。尽管如此,每个国人心中的道德标准还是传统的,他依然带有祖宗留下来的那点良心的精华,前提是他还遵守和拥有一些道德底线,没有沦为彻底的“非人”。
上一篇 : 乡村治理“德治”是基础
下一篇:朱邦芬:守住社会道德伦理最后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