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缺失是“病”,得治!
发布日期:2023-03-21 浏览量:2549
前不久,刚刚发生在某航班上的大妈“晒脚”事件,再次引发了舆论对于国人文明素养的热议。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重庆万州大巴车坠江事件,祸事起因竟也与公共文明的缺失脱不了干系。小到口角之争,大到伤及生命,在文明与法治并存的当下,是什么使一些人仍会做出如此丑陋的举动?社会公德意识缺失怎么办?本期视点,我们一起给公德心缺失者把把脉,问问诊:是病,就得治!
图片来源:央视网
勿以“病”小而不治
旅途中的行为就是乘客在平时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反映,就是一个人日常文明素养的体现。如果平时就养成文明的好习惯,不做那些令人不齿的事情,注重自己的修养,那么在旅途中就一定文明得体。反之,如果一个人平时就缺文明、少礼仪,旅途中就不可能有文明的行为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受人尊重的起码条件。个别旅客的“失礼”,也会拖累整个社会的文明。(评论员:刘天放)
与其他不文明行为相比,类似“晒脚”的恶习负面影响不大,是日常的“小恶”。然而,这样的“小恶”如不能被及时制止,还将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被模仿与复制,对“小恶”的忽略与无视很可能带来“大恶”。因而,对于类似“晒脚”的小恶应充分遵循“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不能因为是“小恶”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每一个人都应该恪守文明的底线,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像呼吸一样自然。如此,像“晒脚”这样的“小恶”才会远离公众的生活。(评论员:杨燕明)
内服药:将公德牢记于心
图片来源:光明网
明礼知耻,在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明礼知耻是维护社会公德的基础,是维系社会良好运行的前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从小受教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闹、不要随地吐痰等等。然而现实中,有些人言行举止只凭自己的喜好,缺乏必要的耻辱感,因而导致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有让耻辱感归位,方能时刻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做一个文明人。(评论员:林轩鹤)
个体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文明素养与文化格调差异上。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旅客在公共空间的角色扮演,也是世间万象、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飞机并非私人空间,不能为所欲为,不能将自己的舒服建立在他人的不舒服之上。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还应有明确的分寸意识与群己界限,要有必要的自律与自我约束,不能突破底线去侵犯他人的权利与尊严,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公共空间遵守公序良俗。(评论员:杨朝清)
外用药:以文明规范言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明,是维护公众利益与公共秩序的关键,文明出行也早已成了社会共识。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晒脚”,显然超出了文明底线。倘若人人都如此任性鲁莽,那么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和规范文明的社会秩序将一去不返。“晒脚”事小,挑战的却是公众道德。文明需要积累,更需要身体力行,才能把心中的善意和令人震撼的道德感化作真实的力量。也许每一个“我们”,都像小水珠那样微不足道,但文明的长河却正是由一个个“我们”汇集而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捍卫中华礼仪之邦的责任与义务,当以实际行动展示现代社会的文明风尚。(评论员:曹敏)
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全社会来共同营造。少数人信奉个人利益至上,抛弃了传统美德和文明风尚,以致出现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从这方面看,提高社会公共道德水平,树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仍然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文明进步是社会发展趋势,这个进步过程既要遏制和惩治不文明现象,更要教育和引导不文明对象知错认错改错,加入文明的行列,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从服务角度看,公共服务部门更应该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人们确立更加文明的行为方式。(评论员:久泰平)
有“药方”也要有“罚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纵观多起事件,面对“晒脚”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前排乘客没有任何办法,乘务人员竟也束手无策。不得不承认,一段时期以来,相关部门对于这种失德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往往使在公共场所失德者气焰嚣张,守规者被迫退让,反映出当下社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如今社交媒体的发达,这样的行为有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引发众多网友的感同身受和愤怒声讨。这显示出人们对于道德的关注,对于通过法律手段有效惩治无德者的强烈期待。规范和约束这种貌似小恶的失德行为,不仅关系到交通出行秩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只有让守规矩、讲文明的人得利,让反公德、不文明者受限,才是对社会正义、公序良俗的最好维护。(评论员:程序)
当同一类型不文明行为集中发生时,明确处罚标准,严格处罚手段,就成为重中之重。很多时候,经济的处罚乃至法律的惩戒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既能第一时间制约公民的不良行为,又能最大幅度地提升公德约束力,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明氛围。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规则意识与约束效应是排在首位的。除了道德谴责,明确标准、依法治理是提升公民文明素养,促进公序良俗健康发展的法宝与秘籍。“不文明罚单”能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评论员:亦凡)
“晒脚”本身并无错,却不能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社会流动的加速,让我们经常置身一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环境之中。如果没有规矩和边界,如果没有自律和他律,公共空间就会乱作一团,最终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伤害。
上一篇 : 《道德经》:用不争的态度,保持谦和的品格
下一篇:《道德经》:懂得沉稳,才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