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伟业话水利(1)——大禹开龙门
发布日期:2023-08-14 浏览量:2655
唐 容
导语: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地球上多个地区的整体降水量突然增加,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洪水泛滥的问题。尤以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最为严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被淹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我国的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和东三省连降暴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损失惨重。
究其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其中包括洪水、干旱和暴风雨等;二是水资源管理不当导致水灾风险增加;三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无序也是造成洪灾破坏性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江河湖库安澜,国泰民安,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巴基斯坦国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三分之一国土被淹
一
2020年夏,一场遍及中国南方的大洪水,席卷长江与淮河。整个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遭受连续大暴雨的袭击,长江与淮河沿线防洪纷纷告急,给人民生产与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2021年7月,素有“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称的河南省、曾经的中原大地突降罕见特大暴雨,大量房屋和农作物被淹,火车停运,地铁站灌水,数以百万人流离失所。据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统计,2021年7月16日至29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150个县(市、区)1616个乡镇1391.28万人受灾,因灾遇难302人。此次强降雨给河南人民造成了严重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1048.5千公顷,成灾面积527.3千公顷,绝收面积198.2千公顷;倒塌房屋1.80万户5.76万间,严重损坏房屋4.64万户16.44万间,一般损坏房屋13.54万户61.88万间。
2020年夏河南大水灾
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尧舜禹时期的天下大洪水景象,在淮河中游、涂山南麓地区的得以情景再现。在中国文献典籍中,对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有如下具体描述:《史记》“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孟子》“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鸿水滔天”说明周围全是洪水、水天一色、水天相连;“浩浩怀山襄陵”显示了洪水浩浩荡荡,将山峰包围,灌满整个丘陵地区如镶嵌的山包;“洪水横流”洪水漫过干流,向河流周边漫溢,失去了正常的下泄流向;“水逆行”因为干流洪水水位的提升,使得汇入干流的各个支流河水逆行,倒灌进各个支流,形成洪水逆行于支流河流的景象。
据说,尧舜禹时代的大洪灾也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中原大地遭遇罕见的洪水侵害,损失惨重。这不由人不想起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他与洪水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治水的伟大功绩,一直为后世广为传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鼓舞着后世人民向洪水灾害作斗争。
大禹治水
禹,姒姓,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史称大禹、帝禹、神禹。
传说在尧舜时期,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山林,淹没了庄稼,淹没了人民的住所,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尧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对他们说:“各位头领,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各部落首领听说禹的父亲鲧[gǔn]是一位治水能手,便都推举他。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太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鲧采用堤工障水的方法,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民区围护起来以阻挡洪水侵袭。结果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治理好,最终以失职而被杀。
后来舜开始治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也来征求部落首领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众首领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真负责,有能力,有魄力,生活也非常简朴。”舜没有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是一个贤良正直的人,他没有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而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要完成治水任务,弥补父亲的过错,不负人民重托。”
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大禹不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十分支持丈夫的工作,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踏上了征程。
大禹带领着伯益、后稷一干人等,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饱受苦难,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眼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很尊敬他们,自发地向他们送上水和食物。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很浓很浓,这也倍增了他治水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抗击洪魔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他提出“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和“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不辞劳苦。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他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三过家门而不入。据说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很想回去看一眼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他强忍思念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只是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飞奔而去。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分布情况,将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个州,即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丘陵变成肥沃的土地。
大禹时代的九州分布图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二
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名叫龙门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当中有一条黄河的大支流——伊河,从这里流入黄河。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分布着许多溶洞,涓涓的细流就从此溶洞隙缝中轻轻流过。根据地质考察,这里的山体有一部分是喀斯特地貌,也就是说有很多溶洞是石灰石长期被水侵蚀以后形成的。伊河流到龙门山这里,河流通过溶洞流入黄河。但是溶洞跟正儿八经的大河道不一样,它的泄洪能力非常有限。平时水少的时候,就通过溶洞流入黄河了,一旦发大水,它就堵住了,泄洪能力不足,堵在了龙门山这个地方,向四周疯狂泛滥。泛滥之后会形成缺口,从东南方向灌入汝河。汝河是淮河的支流,其泄洪能力比黄河差得多,而且它的中下游也是大平原,这一灌进去,整个淮河流域就惨了,铺天盖地的一片汪洋。那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淮河下游部落控制的范围内是没法解决的,只能服从河洛地区的领导的指挥,一起来把上游治理好。
大禹的父亲鲧,刚开始就想着多修建点堤坝,把伊河的水给围起来,不要灌进汝河,也不要泛滥到其它地方,形成一个大湖,慢慢的从龙门山的溶洞里边流进黄河。但他这个方法总是失败,那个年代有没有钢筋混泥土,拿土石方堆个堤坝,很容易就被下一轮大洪水冲垮。因为堤坝抬高了水位,一旦跨坝,洪水的破坏能力比之前更大。所以,鲧治水的几年努力,均宣告失败。舜帝主政后,直接革了鲧的职,将其流放(有说处决)。
大禹接替鲧的职务负责治水之后,他就变了一个思路,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堵不如疏”。不修堤坝了,而是想办法疏通水道,提高伊河的泄洪能力,能够快速的把洪水排入黄河。他组织人在龙门山这个地方,开挖河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禹开龙门”。这个龙门今天还在,就在洛阳南边的龙门石窟那里。我们去龙门石窟游览,石窟旁边那条河就是伊河,大禹开凿的这个河道,就叫伊阙,也就是伊河缺口的意思。伊阙,也就是龙门。
黄河最狭窄处——大禹开凿的龙门峡口
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跃龙门”,据说只要能跳过龙门,鱼马上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很多人对大禹开龙门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因为龙门山是个石头山,不是土山,它由石灰岩和花岗岩构成,非常坚硬。大禹所处的时代还是石器时代或者铜石混用时代,没有铁器,更别说钢,最多可能有一点铜,但铜是很软的,难以凿开石灰石和花岗岩。至于火药,还要再过两千多年才被发明出来。一大堆人拿着木头和石器,怎么能凿开龙门山呢?
古人的智慧有时令现代人难以想象,原来大禹采用的办法是“火烧水浇”。就是先用大火来烧一块岩石,等烧的特别烫了,再突然浇上去一盆冷水。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石头就会炸裂,变成很多碎块,这样就可以把非常坚硬的岩石给弄碎之后搬走。据说后来秦国的史禄修筑灵渠,李冰父子建设都江堰,也是用的这个办法。东汉时期还有人用这个办法在山上开凿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穿山隧道。用这个办法来开山,只要人力充足、组织得当,不需要铁器和火药也可以。用石灰石烧透便成为生石灰,用水一浇,立刻化开变成人们常用的石灰,除了作为很好的建筑结构材料外,还可以用来耕作杀灭病虫害,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治水成功使禹的威信空前提高,他不仅通过禅让制成为舜的继承人,更是把原本较为分散的邦国与部落联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国家——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王为天下共主的时代,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大禹故里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
三
开龙门是一个标志性工程,大禹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这么大的工程要实现起来难度极大。正是因为难度极大,才让大禹因此成为了夏朝的开国君主、中国人世代传颂的伟大英雄。
在中国人眼里,干成一项大工程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中国历史上的超级工程很多,如秦凿渠、都江堰、万里长城、大运河、郑国渠等等。能让一个人成为开国帝王的工程,必然需要把那个时代的人力物力发挥到超越常人所能想象的极限。
龙门疏通以后,伊河的洪水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入黄河,不会再四处泛滥倒灌进入汝河了,同时解决了河洛平原和淮河中下游的洪灾问题。大禹凭借开龙门的经验,到处去治理水患。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路线,是沿着汝河往下,进入淮河流域,治理淮河的水患。他在治理好伊河以后,顺流而下来到了今天淮河中游的安徽地区。在这个地方召集淮河流域的诸侯——也就是各个氏族部落的首领过来开会,研究怎么治理淮河。这种召集诸侯开会的方式,也是国家领袖展示中央权威的方式。这次诸侯大会召开的地方在安徽的涂山,史称“涂山之盟”。今天涂山所在的地方,还被叫做“禹会区”——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就是纪念大禹当年在这里开会而起的地名。
涂山的问题跟伊河龙门山的情况很相似:淮河从山体中间流过,河道过于狭窄,平时没事儿,一旦遇到上游发大水,泄洪泄不出去,洪水就四处泛滥。大禹用治理伊河的办法,对涂山河道进行疏通,增强它的泄洪能力,以此来解决淮河水患。
涂山的问题解决完了之后,他又继续顺流而下,来到了淮河和长江下游的浙江地区。在会稽山再次召集诸侯开会。这次开会的主要目的不是治水,而是算账,一方面要论功行赏,另一方面也要求下游地区分担中上游治水的成本。
大禹在会稽山会盟诸侯,代表了中原华夏政权对长江下游氏族的征服和控制力空前加强。记功算账大会顺利进行,大家对成本分担问题也达成了一致意见,统一服从中央的安排,经常性的进贡制度也顺利建立。
大禹在会稽山开完会之后,由于过度劳累,没多久就去世了,并安葬在会稽山。今天,会稽山上还有大禹的陵墓。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
河南禹州的大禹塑像
大禹经过十几年艰难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把洪水治理好,不再发生大的水灾。直到现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仍为大家津津乐道,在世人的眼中,大禹功不可没,利泽万世。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大禹的一生,是奔波劳碌的一生,他生于长江之头、葬于长江之尾。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大河,治理各地水患、完善了国家治理体制,最终成为了炎黄古国之后的新一代中华国家——夏王朝的开创者。他也是继炎黄古国的创始人黄帝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他在治理水患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堵不如疏”的治水智慧,永远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大禹治水所衍生出的丰富意义,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为华彩的一章。
(未完,待续)
(作者唐容系广西社会道德文化研究会会员)
上一篇 : 跨越千年的湘桂运河
下一篇:千秋伟业话水利(2)——开凿古运河